如何确定机器人关节处
增量式编码器的零位?
我的机械腿有三个关节,每个关节安装了具有A、B、Z三相的普通增量式编码器。在调试机械腿时,如何确保编码器处于零位是一个关键问题。

图为机器人关节处增量式编码器的位置及内部结构照片
普通增量式编码器只能获取相对位置,无法直接获取绝对位置。相对位置是相对于编码器上电时立即记录的零点位置(称为“伪零点”),但这通常不是我们希望的机器人零点位置(称为“真零点”)。
为解决这一问题,有两种方案:
添加传感器:
可以添加绝对编码器、光电开关或机械按钮开关等传感器来获取“伪零点”与“真零点”之间的位置差。
尽管不同传感器的精度可能有所不同,但仍可用于找到期望的“真零点”(可能存在微小误差)。
添加传感器或使用机械限位和力矩检测。我需要确认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细节。比如,添加绝对编码器、光电开关或机械按钮,这些传感器如何安装,如何校准。另外,机械限位的方法需要让关节运动到极限位置,通过力矩变化来识别,然后计算差值。但这种方法可能有误差,需要注意安全。
利用机械限位:
不添加额外传感器,而是让机器人关节运动至限位位置,此时力矩会显著增加。
记录关节在限位位置的值,并反算出与零点位置时的差值,从而标定“真零点”。
标定后,即可通过增量式编码器获取绝对位置(但此方法可能存在较大误差,使用时需确保结构强度并注意安全)。
比如使用机械限位时,结构强度和安全性的考虑。需要提醒用户在实际操作中注意这些风险,可能建议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,或者结合其他方法提高精度。
增量式编码器误差控制
• 光电开关精度可达±0.1°
• 机械限位法误差约±1°~3°,建议配合多次平均测量
• 定期复校周期推荐:正常使用每3个月/累计运行200小时
综上所述,通过添加传感器或利用机械限位,我们可以确定机器人关节处增量式编码器的零位。
优先采用"光电开关+编码器"复合方案,兼顾精度与成本。对于承重关节建议增加冗余传感器,调试阶段务必先进行空载标定。
了解更多
编码器相关知识,敬请关注西安德伍拓自动化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网站。公司技术团队为您免费提供编码器的选型、安装、调试、保养等技术指导服务,尽量避免企业因为编码器技术人员的短缺带来的损失,采取拉线上+拉线下服务的服务形式,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。